他們熱愛的大自然不是真實的大自然
這一波新冠疫情,導致國門關閉,兩千三百萬人被迫在這個他們已經看膩了的小島上,尋找新的還沒去過的旅遊景點。
台灣有三分之二是山,那就去山上好了,大自然好棒。
大自然好珍貴,我們要記得「無痕山林」喔。
但是請問,台灣的大自然,真正無痕的,原始樣貌是如何?這兩千三百萬人有多少人看過?
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喔。
如果是這一波新冠疫情才開始接觸山林的,他們通常不會嘴硬,喔我跟團去的,我跟朋友去的,他們帶的路,我沒有沿路丟垃圾,垃圾都放進他們業者準備的垃圾袋了,我應該是「無痕山林」吧?
錯,你走的路就是有痕,你有過夜有拉有撒就是有痕,你們這團沒吃掉的廚餘真的有帶下山嗎?還是在路邊倒掉了只是你不知道。那也是有痕。
你要說他們是「觀光客」,對啊,我是來觀光的沒錯,但這真的很簡單啊,打電話訂供餐,食宿他都會幫你搞定,我們就走路就好。
你認為這些「觀光客」,真的可以進到台灣真正無痕的,原始樣貌的大自然?讓他們離開山徑十公尺就開始慌亂了吧。
他們熱愛的大自然,不是真實的大自然,其實他們心中所想像的大自然,就是風景區。要有柏油路水泥路最好,碎石路和石階,好吧勉為其難接受。他們要的,是一個風景區化的大自然。這些落後的泥土山徑,這帳篷睡袋的原始生活,要不是沒地方可以去旅遊,真的不會列入選項。
心裡這樣想,但嘴上卻是這樣說:
「台灣的山這麼美,難道只有那些有能力的登山高手可以進去,我們只能去風景區?都說『開放山林』了,我也要進去爬山。」
嗯沒能力就去風景區,沒錯啊!
奇怪,你沒能力在山裡面照顧自己,就要政府把大自然風景區化,變成有水泥建設的。這到底是哪門子的「無痕山林」?
奇怪,你沒能力在山裡面照顧自己,就要業者在山上藏睡袋帳棚鍋爐瓦斯,讓你可以用最低價上山觀光。這到底是哪門子的「無痕山林」?
水泥建設別人做好,不是我的錯,東西不是我藏的,廚餘我有倒進桶子,亂倒不是我的錯。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,我還是「無痕山林」的。
這是哪門子神邏輯啊?真正影響山林樣貌的,導致「有痕」,有很巨大明顯的痕,都是為了服務你們這些「觀光客」啊!但你們這堆「觀光客」卻一直指控「登山客」沒做好「無痕山林」?
前幾天在雪羊的文下面,看到一個很令人崩潰的讀者回應:「我不知道『你們』登山隊會讓新手背工一個人下山」。
等一下,「天馬登山隊」不是那種「登山隊」好嗎?他是營利事業,他是供餐業者,他服務的對象主要就是「觀光客」,就是會講出「你們『登山隊』」的社會大眾,而這社會大眾上山,就是「觀光客」,就是「天馬登山隊」真正主要服務的對象。
在「共業」之中的一份子,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與角色,抱著道德優越感來指責,他以為罵到了「登山客」,卻不知道問題就是他自己,他就是那「共業」的一部分。
「觀光客」熱愛的大自然,不是真實的大自然,其實他們心中所想像的大自然,就是風景區。而「開放山林」,在他們的想像,就是全台灣多了很多風景區,政府應該要開發更多風景區。而他們還是「無痕山林」的,還是道德高尚的,是這些沒水準的「登山客」沒做好「無痕山林」。
這些沒水準的「登山客」塑膠布條,把山上弄得很亂,沒做好「無痕山林」?
是喔?你不要塑膠布條,就是要政府給你柏油、水泥、最差碎石路跟石階,是吧?你的高尚品味,應該要有業者要在三千公尺高的高級木屋讓你對著山景,享受咖啡下午茶,對吧?而你以為這些都是「無痕山林」?
「台灣的山這麼美,難道只有那些有能力的登山高手可以進去,我們只能去風景區?都說『開放山林』了,我也要進去爬山。」
但問題就在於,你不願意為了親近山,而改變你自己,強化自己的登山能力。你希望政府和供餐業者,幫你改造大自然。其實你們熱愛的大自然,並不是真實的大自然啊。然後你還堅持你這是「無痕山林」?你還覺得登山客很沒水準愛用塑膠布條?登山客至少很自愛沒有要政府幫他在山林裡製造那麼巨大的痕啊!
延伸閱讀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