綁塑膠布條的技術
老實說,我覺得現在很多新一代的登山者,很不會綁塑膠布條。
綁塑膠布條當路標是很有技術的一件事。
第一,你要讓它容易被看到,越遠越好。
第二,路標有方向性,厲害的要兩個方向都可以看的到,但有的地方不行,你就要綁兩個方向各一條。
第三,密度是動態的,植被密看不到,就要綁很多,而你得考慮要幫助的對象是誰,給菜鳥看的,也要綁密一點。
第四,要考慮可否持久,綁粗的或細的樹枝各有好壞。其實是要挑樹,快爛掉的也要避免。(另外要注意綁太緊樹幹可能成長會受限制,一般來說,塑膠路標在陽光強的地方,壽命是1-3年,就讓他會自然壞掉脫落,對樹木比較不會產生傷害。塑膠纖維編織布的路標,壽命會比較久,綁樹幹很容易影響樹的生長,要避免。)
要評論哪裡路標太多,哪裡太少,你一定要先有綁路標的經驗,而且也必須是一個很會綁路標的人。
所以才說,這是需要專業團體認養的。
你以為雪霸在黑森林那些是隨便綁的嗎?下次注意看,那是有學問的喔。當然他綁很少,有點太少,但那是設計過的,你要有功力才看得出來。
(黑森林的路標有編號喔,難道要增加一個都要先開會討論嗎?)
很多山友抱怨塑膠布條一堆廣告性質的,綁太多,或者反過來就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。大家都知道應該是要折衷,取平衡點。但問題是,誰說了算?
到頭來還是要有政府的公權力當靠山,交給民間有專業能力的人去執行才能解決。
但沒有發生重大問題,政府官員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聽過就算了。一定要有人命損傷,才有機會變成政策嗎?這國家也真的太反智了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