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住民就有上山的能力,不用管他,他不會死?錯。

天馬背工迷途致死這個案子,很多人把這議題跟環保魔人拆塑膠布條連結,我是不太想這樣做,因為。

我們要講兇手這種嚴重指控,必須有很強的因果關係,甚至,必須是絕對的因果,百分之百。

但是,這件事有百分之百的因果嗎?我不相信這段時間只有他一個人走戒茂斯路線,但為什麼只有他迷路到送命?

這件事,沒有百分之百的因果。我也批評拆路標這老外的行為,但我不會說他是兇手。


這件事,我比較想講的,是我們一個成見——「原住民就有上山的能力,你不用管他,他不會死。」

講到這件事,一定有一大堆原住民協作擺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。

你憑什麼質疑我們原住民的能力,你們漢人弱的要死,要不是有我們,你們根本沒辦法上山。餓死,冷死,找不到路,你們只是一群有錢的廢物。

這通常是真的。

但第一,我不是你們客人那種類型的登山者,我可以配合大團體一起吃供餐,而那次,我就刻意帶了30瓶飲料上去,我的意思是,供餐或其他幫助,對我是可有可無的,我可以努力照顧好自己。

第二,我其實很清楚什麼樣的原住民前輩,是可以不用管他,他在山上不會死的。

確實,絕大多數登山者沒有看過以前真正的原住民獵人,那種丟在山裡面,他自己會活得好好的,一個月後才自己回家的那種人,但我看過。


你知道獵豹是跑最快的,打獵能力頂尖的,但是,你知道獵豹的個性其實很溫馴,如果沒有媽媽教牠,牠其實不知道要咬住獵物的咽喉讓牠窒息。

沒有媽媽教過的獵豹,只有天性愛跑愛追,但不會打獵。


你可以說天馬背工這個案子是阿美新手,阿美族不上山。但說真的,布農新手就一定不會出事嗎?

到底什麼是先天寫在基因裡面的,什麼是後天學習的?

以前真正的原住民獵人,那種丟在山裡面,他自己會活得好好的,一個月後才自己回家的那種人,他從小就要在沒人的深山裡面,跟著長輩學習。

他要能忍受孤獨,他整天就只看到植物,然後要學習觀察動物的習性,他要學習處理獵物,殺生。你以為人天生會殺嗎?不對,那是一個關卡,一般人連殺一隻雞都有困難的。

他要從不斷地在山區行走的過程,培養出「路感」,哪裡可以走,哪裡不能走,哪裡可以走但是應該要怎麼走,用什麼特殊方法。

他要從各種角度看過遠方的地標。

所以他們沒有地圖,指北針,或者更現代的GPS,他還是不會迷路,迷路了也有辦法自己解決。

這都是後天的學習,那是一套關於山的特殊知識系統,只能在山上現場傳遞。聽了再多的故事,一樣學不會。


我講一個例子,三十年前我們學長的巒潭事件,全炳南把傷者揹回了苗圃工寮,但他看其他人沒有跟上,不太放心又回頭走到丹大西溪畔去看。

他發現我們幾個幫忙揹東西下來的學長,看到溪水因為颱風登陸前的環流降雨暴漲了,不敢過,準備要紮營在對岸。

他衝過溪再去把他們帶過來。

一夜風雨,我這些學長都知道全炳南救了他們的命。

二十多年後我們去找他。那天全炳南怎麼說?他說這條溪看起來很可怕,但是底下都很平很安全,你看不到沒關係,就是趕快跑衝到對岸就好了。你住在那邊反而危險。

請問,你如果不是在這裡過溪上百次,包含水大的時候,怎麼會知道這個技巧?你看到一條黑色滾沸的二十米寬土石流,怎麼敢踏進去?

這都是後天的學習,那是一套關於山的特殊知識系統,只能在山上現場傳遞。


請問現在三十歲四十歲的原住民,有誰是從小被帶到山上這樣教育,又這樣在山上度過他的壯年歲月?

寫在基因裡的體型,運動能力,那只是一個因子,但不是百分之百的全部。

就像沒有媽媽教過的獵豹,只有天性愛跑愛追,但不會打獵。

阿美族也有獵人,老是強調這個新手背工是阿美族的,而不像天馬老闆有部分是布農族的,我實在不知道這有什麼意義。

這種血統論,可以不要再拿出來講了嗎?


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根本不想理會那個叫石X的年輕原住民了吧,他就不是按照前人方法上山打獵的那種人啊,他也不懂啊,看他的頭像就知道根本只是個文青類型的。

如果我因為血脈就尊敬他,那是不是太侮辱這些在真正山上活動,傳遞那個特殊的知識體系的那些人了?


回頭來講天馬這個阿美新手背工,會不會就是我們這種觀念,這種成見——「原住民就有上山的能力,你不用管他,他不會死。」造成了他青春生命的提前消逝?

為什麼他不用從頭學習怎麼跟路,怎麼用手機離線地圖軟體,而你要特別強調他是阿美新手背工,那為什麼大家這麼放心讓一個菜鳥自己一個人走?

只因為他的血脈是原住民?


兇手?我不會這樣說,但你也知道,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。只是,這個議題太敏感,你不願意說。

所以大家都去怪罪那個拆路標的老外了。

延伸閱讀

他為什麼要一個人下山?協作供餐產業的現實樣貌以及其影響之評論

獨攀,行不行

失聯事件的反思:「協作」是登山隊伍的一份子嗎? | 城市山人 | 鳴人堂 (udn.com)










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