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帶背包上山好man?但……
我常常在越野跑賽事看到跑很快的老外,就是打赤膊,空著雙手沒帶水壺就這樣跑,我一直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感覺。
晨跑的強度也就算了,比賽耶?
好man啊。
今年七月我參加一場短距離的越野賽,看了一下強制裝備清單,看了補給站的距離,最後我決定來嘗試一次,不帶水跑,就只在補給站喝到飽。
結果成功了,我終於有一場比賽是跟那些老外一樣,打赤膊空著手就跑完。
跟原本的想像不太一樣,我沒有覺得很玩命,就是認真晨跑的強度,但最後放全力衝一段,確實在補給站喝飽就夠了。
我的安全問題,被賽事主辦幫忙照顧好了。
每個圈圈都有其次文化,而次文化的影響是很大的,我們都想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。
如果你揹著大背包走,看到一個打赤膊,空著雙手沒帶水壺的老外跑過去,被他刷卡之後心裡頭應該也是感慨萬千吧。
你會不會覺得只拿著一個水罐的登山客很瀟灑很輕鬆?
登山圈的男人很愛比的。
這麼近,天氣這麼好,幹嘛帶雨衣帶外套?
你不可能摸黑的,幹嘛帶頭燈?
這路就這麼大一條,哪裡還需要離線地圖?遜斃了。
這段路也沒什麼信號,你上去一下就下來,幹嘛帶手機?
這些都不帶了,那你也不用帶背包,就用手拿一個水罐就好了。這樣才像個男人。
但是當男人在山上走錯了路,夜晚他需要外套頭燈,他需要離線地圖來知道自己走錯到那裡,報案求救也需要手機啊。
次文化的影響是很大的,我們都想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。
只帶一罐水,瀟灑地爬山,真是man啊。
但是當模仿失敗的時候,除了交出性命,我們還有容錯空間嗎?
模仿,不應該是一步登天一次到位的,也是要循序漸進,看地方,看自己的經驗能力到了什麼程度。
新手,需要一個好的師父。
天馬背工迷途致死這個案子,雪羊鐵口直斷,說錯誤就是不應該「讓新手背工一個人下山」。但我總覺得,「一個人」不是問題,問題是他的「準備」——知識的準備,體能的準備,裝備的準備。到底是誰教了他該怎麼準備,到底他的師父教了什麼?師父是誰,教他上山要帶什麼,教他怎麼安排上下山的時間,這些我看了半天都還是不知道,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不談。
難道就只教了你要man?
確實啦,師父有教,徒弟也不一定會聽,或者就是聽不懂。不過,總得先知道教了什麼吧?
在一個比man的次文化之下,有些事明明知道是錯的,但只要沒死人,都還會被拿出來臭屁很久。
這樣會教壞新手?反正死的不是我。
延伸閱讀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