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格爾的Manaslu速攀破世界紀錄登頂影像有假?是誰造的?是否蓄意?

作者:蔡日興

在這個什麼都可以造假的年代,我們假的東西看久了,都已經忘記真的東西長怎樣了。

關於曾格爾2022年10月4日的Manaslu速攀破世界紀錄,登頂影像其中是否有「假」?若有「假」,是誰「造」的?又是否蓄意?就是這樣一段故事。

影像有假?

為了閱讀的流暢,我把整個技術性的背景收在附錄一。以下這兩張圖片都是曾格爾Manaslu速攀破世界紀錄的登頂影像,使用相同的iPhone 13 Max Pro,相同的5.7mm鏡頭,相同的影像感測器裁切與縮放。

這張是IMG_3368照片,裁切與縮放過,模擬Full HD影片的影像感測器運作模式,以方便比對。

底下這張是IMG_3366登頂影片4秒半處的截圖。

這兩張圖使用同樣的鏡頭與影像感測器設定,卻要達成這樣截然不同的放大效果,那麼拍攝IMG_3368照片的時候,手機鏡頭得從她的臉向外拉遠,而拍攝IMG_3366影片的時候,則必須把手機往她的臉的方向靠近。

這件事,只要像下圖這樣畫兩個三角形,就可以理解了。這顆鏡頭的水平視角是固定的,您想把後面雪坡上面的那些旗幟拍大一點,也把曾格爾的臉拍大一點,那就往前移動,把手機鏡頭靠近她的臉就好了。


但把手機鏡頭靠近她的臉,和變焦的效果會有一點不同。把手機鏡頭靠近她的臉雖然也可以造成畫面放大,不過她的臉和背後的雪坡,放大的比例卻應該不同。比方說我們把鏡頭往她的臉靠近一公尺,距離手機鏡頭遠近不同的物件,放大比例的關係如下圖所示。

我們可以注意到,當手機鏡頭往曾格爾的臉靠近,這時離手機鏡頭越近的物體,被放大的比例就越高。而在她的登頂影像之中,距離手機鏡頭最近的,就是她的臉和身體,而其他物件像是雪坡上的紅色繩索,比她的臉和身體至少還要遠個30公分以上,而黑色旗幟又更遠。

但是IMG_3366影片這張截圖,相較於IMG_3368照片,她的臉到肩膀只變大1.8倍,還不及她身後的紅色繩索放大1.9倍(詳細計算請看附錄二)。這個現象違反了光學、物理與數學。

以上其實是現在國中數學和理化就有在教的東西,也沒有複雜計算,應可當成常識。台灣至少要有過半的人可以看懂上述分析吧。自己拿出手機來測試一下,也是一種方法。其實這跟iPhone無關,所有的光學鏡頭都有這特性。

若IMG_3368照片為真,那IMG_3366影片中曾格爾的人體部分比例為何不對?為何違反光學、物理與數學?

顯然,IMG_3368照片和IMG_3366影片,至少有一個不是真的,或二者都不是真的,或甚至包含其他登頂照片影片通通都不是真的。

標題的第一個問題——曾格爾的Manaslu速攀破世界紀錄登頂影像是否有「假」?

答案——符合光學、物理與數學才是「真」,違反光學、物理與數學就是有「假」。因此,確實曾格爾的Manaslu速攀破世界紀錄登頂影像其中有「假」。

先前我在〈超級厲害的P圖登山家——曾格爾〉這篇文章裡,就已經說過曾格爾Manaslu速攀這些登頂影像之中——雲有問題,背景的物品有問題,照在人身上的光線也有問題。現在只是再把她身體部分的比例問題,用更好懂的方式,為大家解釋一次。而會違背物理與環境限制的各種矛盾,都是有「假」。

這麼明顯違反光學的「假」,國中生都可以判斷的「假」,曾格爾還堅持得送交公正第三方鑑定,她會不會太質疑社會大眾的智力?

曾格爾完全誤會了,真假是科學決定的,跟法院無關。她不能用提告來威脅社會大眾封口,不准探討她所提出打破世界紀錄的佐證是真是假。

誰造的假?是否蓄意?有多故意?

而下一個問題是,這「假」是誰「造」的?是無心,或是蓄意?這才是代表公權力的法院要處理的問題。我們不是法官,不能說她「一定是」蓄意造假,我們不能判她是否有罪。我們只能基於公眾利益,進行理性的分析與探討。而且即使有99.999%的信心,我們依舊不能下定論,只能用疑問句。若您想直接說曾格爾蓄意造假「有罪」,您得自己斟酌有沒有越界,我知道我不是法官,我是不會這樣說的。

理性的分析與探討,針他曾格爾所提出這些佐證的合理質疑,都不是法律上的「妨害名譽」。妨害名譽的前提是——她真的有打破世界紀錄的名譽,但現在她提出的佐證就已經有問題了,她根本還沒有證明自己有這個名譽,所以任何針對這些證據的合理質疑,都不可能構成法律上的「妨害名譽」。

影像造假是否必然是「蓄意造假」?不一定。現在很多人會不小心開美肌功能,那也是影像造假,但有些人不是蓄意的啊,因為軟體可能是預設開啟美肌這個功能。

不過也有更進一步造假的軟體,比方說直播可以開大眼、修瓜子臉,甚至AI換臉,男變女,女變男都不奇怪。而這類深度造假軟體的存在早已經是常識,不是新聞了。另外下載非預設的這些APP軟體,這都是「蓄意造假」。而蓄意的程度,有一個指標是,要為此功能額外花多少錢。

AI換臉的軟體已經開發好了,比起客製化的影像修改,還是便宜一些。

不過曾格爾的登頂影像問題顯然不是這種標準AI換臉軟體的效果,因為她整個身體是一起縮小的,包含羽絨帽還有羽絨衣肩膀的部分,都只有放大1.8倍,都比後面的紅色繩索更少。整個光學異常的區域至少是頭到肩膀,若不是有旗子遮住,我們還可以繼續分析她整個上半身。至少這一次Manaslu的登頂影像,並不是採用一般AI換臉軟體製作的,這點我可以先幫她澄清。

而雪坡以及上面的各種物體,大致符合遠處放大倍率低,而近處放大倍率高的光學原則。比方說捲著的黑色旗幟是放大1.48倍,紅色繩索是放大1.9倍。

我們先不管天空的雲。整個畫面的影像,依照其放大比例關係(遠處小近處大)有無異常,可以區分為兩組。雪坡以及上面的各種物體,這些放大比例關係正常的是一組,曾格爾的人物部分,這些放大比例關係異常的是另一組。



再來,以影像後製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,疊合兩組影像的時候,為了避免邊緣出現破綻,通常會把疊合邊緣做模糊處理。影片IMG_3366中除了曾格爾的人物與她手上的旗幟部分,其他都是模糊的。也因此,同樣先不管天空的雲,雪坡及上面的物件是一組,曾格爾的人體與她手上的旗幟部分是另一組,這是最可能的疊合分組。

有些人說這是iPhone電影模式的鏡頭散景(Bokeh)模擬效果,但他們沒想到的是,模糊,也正好是後製工作者想要的效果。如果我是影像後製工作團隊,我就是故意要觀看者這麼想,我會刻意去模仿iPhone電影模式的鏡頭散景(Bokeh)模擬效果,甚至還讓對焦點跳動一下,讓大家更相信這是iPhone的效果。若使用「綠幕拍攝」這類的手法,這根本沒什麼難的,還可以分離得比iPhone更乾脆更絕對,在十公分的空間距離內就從清楚變成模糊,邊緣還乾乾淨淨完全猜對。實際的光學鏡頭,模糊是有層次的一個漸變過程,iPhone想要模擬光學鏡頭,模糊也有層次,因此曾格爾登頂影片的模糊手法,這麼絕對而沒有層次,這在真正的專家眼裡,也反而變成一個不像iPhone 13原生拍攝效果的破綻。(另外附帶一提,iPhone電影模式的鏡頭散景(Bokeh)模擬效果是用軟體即時後製的,也是影像造假,但對於使用者來說,那不是「蓄意」造假。)

以上兩種分析角度都指向同一個影像分組方式,因此接下來我們要問,這些Manaslu登頂影像之中,曾格爾整個人,真的是和背後的雪坡,在同一時間用同一台iPhone 13 Max Pro所拍攝嗎?

現在最大的問題是,我們該怎麼解釋這違背光學的,人體的放大比例異常?這個「假」,是誰造的,怎麼造的?在山頂還是更晚的時候製造的?

要在山頂不經意地自動完成,勢必得有一個神奇的iPhone APP,去製造這些奇奇怪怪的,影像中的「假」。

因此,我可以預期有些人會嘗試這樣幫曾格爾辯護,說這可能是她手機上面第三方APP的效果,這個APP把她整個人的部分,單獨分離出來,然後在拍攝IMG_3366影片的時候把她整個人縮小,或是在拍攝IMG_3368照片的時候把她整個人放大,或是兩件事都做了,因此導致她整個人的放大比例異常。

確實影片中的人物縮小,還有照片中人物放大,這兩件事都做了,才是最合理的。但大麻煩是,真實世界裡,只用手機APP不太可能全自動去達成這樣完美的縮放主體演出。

若是要縮小主體,最大的困難在於那些被主體擋住的背景是什麼?瘦腰或削臉之類的修圖APP軟體,都只有在已知背景的狀態下才能「逼真」運作,它並不是萬能的。即時拍攝自然環境的影片,我們根本無法預期背景會有什麼變化,縮小主體之後得填補邊緣,但那些影像資訊根本就沒有被鏡頭和感光元件所記錄,手機APP它該怎麼填補畫面?無中生有用猜的嗎?

這樣行不通的,邊緣破碎出現異常瑕疵的機會太高了。我不相信市面上有一個iPhone APP可以這麼精確地猜出那些沒記錄到的背景,達到IMG_3366影片裏面如此「逼真」的效果。比方說,要怎麼猜對畫面左側她身體後方那黑色旗幟上的圖案?



放大主體看起來比較簡單,不像縮小還得猜測背景。但是IMG_3368照片裡面,這個幻想中的iPhone APP要怎麼猜到曾格爾腰際的那條紅色繩索得保持是直線?

我不相信市面上有一個iPhone APP,能猜出曾格爾身體後面的那條紅色繩索上面,掛著一個上攀器。她的二十多張登頂照只有很少數幾張露出那個上攀器的一小部分,就底下這張照片比較完整清楚,也只有很認真的登山者才能辨識出那是什麼東西。(其實那是為了避免她失足滾落山坡的安全確保裝置,對於登山者是很重要的。)




哪個AI影像軟體有這登山專門知識?作者又是怎麼在茫茫人海裡找到一大群登山專家來訓練這個AI引擎,讓它在放大曾格爾的時候記得要保持這條紅色繩索對齊的?

Manaslu打破世界紀錄速攀登頂影像之中的「假」,是iPhone APP製造的這個說法,有很多問題啊!

真有神奇的APP可以看透她的身體正確預測背景,只是為了幫她縮小身體?真有神奇的APP可以放大她的身體,又正確處裡那條紅色繩索?真有神奇的APP可以貼上雲,只是不小心讓旗子上的經文消失又出現?真的有神奇的APP會模擬打光製造衣服皺褶上的光影,以及身旁的影子?

比較合理的答案還是——原本的影像檔案在拍攝時就已經紀錄了曾格爾背後完整的背景,而這比例不正確的,她的身體,並不是在同一時間,用這台iPhone 13 Max Pro所拍攝。

或許這是離開山頂拍攝現場之後,運用更強大的運算能力,以及細膩的手工微調等等,所營造出來的精美成果?只不過仙人打鼓有時錯,修圖工作者還是造成了經文消失等等這少數幾處明顯的邊緣破綻?

只要人體的部分是後製貼上去的,比方說大家所知道的「綠幕拍攝」方式,或甚至再混合更複雜的手法等等,這樣什麼違背光學、物理與數學的比例,都是有可能製造出來的。

雖然山下後製的可行性高很多,但因為法律的緣故,我還是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地說曾格爾的Manaslu登頂影像是用哪一個方法處理的。然而,不管是特別去開發這樣一款iPhone APP,或是後製把人體貼上去,這樣的影像造假,金錢代價都相當高,換言之,蓄意的程度也非常非常高。

在這個什麼都可以造假的年代,我們假的東西看久了,都已經忘記真的東西長怎樣了。有些人甚至還覺得真的東西不正常,造假的才是正常。看到造假的東西,他們還主動幫它辯解!

或許有些曾格爾的擁護者會在不得不承認影像有「假」之後,還繼續堅持這世界上一定有人會開發一款免費的,或者很便宜只要幾百塊台幣的iPhone APP,可以達成她登頂影像裏面如此「逼真」的人體縮放效果。他們想要大家跟他們一起相信曾格爾不是蓄意的,只是「不小心」讓這些影像裡面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「假」。

我知道他們想要堅持的是,曾格爾這次就是有打破世界紀錄,或即使沒有打破世界紀錄,她至少還是有登頂Manaslu。

我不是法官,就算是只剩一兆分之一那麼低的機率,我也不能篤定地否認這些可能性。但我不會那麼天真,就算我願意幫她背書書說她這次沒有使用AI換臉軟體,我絕對不願意幫她背書說她這次有登頂Manaslu,更別提背書說她有打破世界紀錄。

為什麼我不願為她背書?因為我擔心日後會變成朋友之間的笑柄,因為曾格爾粉絲所想要的這套解釋,太難以實現了。除了這樣的iPhone APP未卜先知違反邏輯太難寫,還有一堆現實問題得克服。





先前提過的在山頂搭棚打光,那還是裡面最簡單的勞力工作,這是多麼複雜的影像處理,真的能夠沒有人力介入在山頂自動完成?在八千米風大且寒冷的山頂,手套脫掉後手指能靈活多久?短短的七分鐘之內要連拍四段影片和二十幾張照片,更換十二種旗幟,還要調整這些奇怪的人體放大縮小?幫她拍攝影像的雪巴是專業劇組嗎?

還有老天爺得幫她瞬間煥雲的問題,下過一場大雪景物還維持不變的問題,那些根本是神蹟好嗎。

我實在也無法想像誰會開發這麼複雜卻又很少人想用的iPhone APP,然後還免費提供或只賣個新台幣幾百塊,讓大家都可以輕易買到。如果曾格爾也跟她的鐵粉一樣,宣稱有這樣的iPhone APP,請她公開讓大家知道吧。

鑽研這些影像一陣子之後,我覺得它們是一組精雕細琢的「工藝品」。畫面是「美」,但人工介入還是多了些,因此就不「真」。而為了畫面「美」,我們習慣了一堆造假的軟體特效,最後漸漸忘記了真的,用正常的光學鏡頭,它一開始拍出來的時候應該長怎樣,也忘記iPhone的APP軟體再怎麼厲害,並不會改變這些物理問題,它不能無中生有,也沒有聰明到會偵測出那條紅色繩索是拉直的,有個上攀器掛在上面,只是絕大多數時間被人體遮住。甚至我們還開始講那種沒有邏輯的iPhone的APP軟體萬能論,一口咬定它什麼違背物理的事情都可以辦到。我們開始自己催眠自己,自己騙自己!造假的,反而才相信它是真的。

這才是整個故事帶來最驚悚的啟發——現在有很多人以科技之名,行欺騙之實,甚至也欺騙他自己!

「眼見為憑」這件事,其實是錯的——我們人類的視覺,非常容易受騙。光學、物理與數學這些代表了「真」,它們不會騙人,它們也不會被騙。反之,不真的東西就是假的,會騙人的。

你我該相信的是科學本身所代表的真,而不是打著科技之名,利用社會大眾聽不懂專業論述,以話術包裝出來的各種神蹟。

甚至相信被科技之名所包裝的神蹟的那些人,還會反過頭來質疑科學,覺得他們聽不懂的科學論述都是假的。他們所認定的真假就是他們個人的信仰,而不是科學。可以這麼自在地表達這種自我中心論述——「我聽得懂,我相信的才是真的。」這個網路時代還真是非常瘋狂!

更根本的問題是動機

曾格爾真的不知道這些影像有「假」嗎?我很難相信,因為她一定要安裝什麼特殊的APP並且刻意使用,或者甚至是特別委請他人後製,才能達到這樣違背光學的效果。

這並不是開啟美肌功能那種不經意的無代價的造假,並非「愛美是人的天性」這種可體諒的小造假,她的登頂影像裡面全都是需要很特殊方式才能達成的「假」,這是需要花很多錢的,她要怎麼不知情?

事到如今,曾格爾該自己出來說明是否知情,她拿來當打破世界紀錄的佐證影像裡面有「假」了吧。

倘若曾格爾承認知情,我們來猜一下這些死忠擁護者會怎麼說?我想,或許他們會轉而宣稱有一個愛慕她的工程師,免費為她開發一套這樣神奇的強大的她專屬的特殊iPhone APP,所以她沒有花很多錢,她沒有很蓄意地造假。

我不知道最後會不會有某個工程師跳出來為曾格爾作證,說他就是這麼厲害又這麼癡情,但至少我們可以請曾格爾先拿這款iPhone APP出來用給大家看啊!

退一步來說,若真有這個iPhone APP存在,曾格爾又為什麼非得要用這個iPhone APP?不要掛這奇奇怪怪的特效APP,好好地用iPhone原廠軟體拍個登頂影像,有什麼困難?為什麼做不到?

更根本的問題是曾格爾公佈這些有「假」的登頂影像,動機為何?她為什麼要拿出有特殊的專屬的「假」的登頂影像,去宣稱自己速攀打破世界紀錄?

這已經是一個誠信問題,而這樣做會傷到台灣的國際形象,她知道嗎?她在意嗎?

也麻煩媒體不要再繼續寫「曾格爾不忍了」,可以嗎?她不忍什麼?她根本一直沒有出來面對這些「打破世界紀錄的證據裡面有『假』的問題」啊!這樣為她美化報導,當她單方的傳聲筒,這些媒體朋友是想要一直幫忙她「忍」著不回答這些有憑有據的質疑,幫她放話威脅社會大眾說有人妨害了她根本尚未證實存在的名譽,讓她一直四兩撥千金地閃躲,然後讓台灣繼續在國際上丟臉嗎?


附錄一

曾格爾的低解析度登頂影片,最早是10月5日發佈在Dolma Outdoor的臉書,請看此連結https://fb.watch/heaNrurpio/。後來10月12日她在臉書粉絲專頁發佈了高解析度的Full HD(1920x1080)版本,在11月19日又宣布用Google雲端硬碟釋出Manaslu攀登過程的影片與照片供社會大眾檢驗,裡面也有這個影片檔案,而它的名稱是IMG_3366.mov,EXIF顯示這支影片是用iPhone 13 Max Pro所拍攝。

這支IMG_3366影片乍看之下非常「逼真」。但是,當您把其他在11月19日同時發布的登頂照片放在一起看,或許就會發現有些地方不對勁,它們相互矛盾。比方說IMG_3368.heic這張照片,就會跟IMG_3366影片「打架」。

首先我要提醒您,IMG_3368.heic的EXIF顯示這張照片是用iPhone 13 Max Pro的5.7mm鏡頭所拍攝,這是後面推論的基礎之一。如果這有問題,曾格爾的登頂照片與影片就已經有蓄意造假,我們也不需進行後面的推論了。

iPhone 13的照片模式的長寬比是4:3,感光元件使用4032x3024畫素,而其影片模式的長寬比是16:9,拍攝4K影片的時候會使用感光元件的3840x2160畫素,或是再縮小2倍去產生Full HD的1920x1080畫素。所以IMG_3368.heic這個畫面,若當時是用Full HD影片模式去拍攝,結果會是下圖這樣。



但是,底下這張曾格爾的IMG_3366登頂影片4秒半處的截圖,相較於IMG_3368照片,乍看之下卻像是所謂格放,只有用1.5X變焦把中間部分放大的效果。

人類的感覺不是很精確的東西,但它會引導思考。之後我將再解釋科學上發生了什麼問題,導致大家會「感覺」到這裡面有些不對勁。

iPhone 13可以用軟體模擬1X到3X之間的變焦,而所錄製影片的EXIF裡面不會記錄鏡頭焦距。但這IMG_3366影片從頭到尾沒有以畫面中心為基準去縮放的那種變焦效果,所以它整支影片16秒多拍攝的過程,應該是使用同樣的鏡頭焦距設定所拍攝的。

從IMG_3366影片最後的山景與等高線地圖的地形比對,我們卻可確知,若這段影片是用iPhone 13 Max Pro在影片模式去拍攝的,那麼當時的鏡頭設定,跟IMG_3368照片一樣都是5.7mm,因為IMG_3366最後這山景畫面中呈現的水平視角超過60度。

請比對等高線地圖。


因為有些人用手機觀看,我們局部放大等高線地圖。這是左側的山峰部分。


因為有些人用手機觀看,我們局部放大等高線地圖。這是右側的冰河部分。

最後我來談一下為什麼有些人可以「感覺」到這影片的異常。其實老經驗的攝影者,都有很好的「透視感」,他們腦子裏面對於空間裡各種物體的大小比例,有很直覺的記憶甚至計算能力,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看到曾格爾的影片就會覺得怪怪的,有什麼東西不對勁。這本質上還是科學,只是已經內化為一種直覺。而我自己也是從這個地方開始察覺曾格爾的影片有問題的。這影片的「透視感」異常,許多老經驗的攝影者都可以察覺,只是他們不見得會用數值方法仔細分析它而已。


附錄二

我們的分析是把照片IMG_3368從中間裁切3840x2160的範圍,然後縮小,同樣調到1920x1080的畫面進行。左上為座標原點。放大比例是計算線段的長度,然後相除所得。

山頂下方捲起的黑色旗幟放大1.48倍

影片IMG_3366 上參考點(1434, 319) 下參考點(1467, 456) 長度 141

照片IMG_3368 下參考點(1170, 70) 下參考點(1183, 164) 長度 95

垂直方向的紅色繩子放大1.86倍

影片IMG_3366 上參考點(1351, 496) 下參考點(1313, 696) 長度 203

照片IMG_3368 下參考點(1109, 183) 下參考點(1067, 284) 長度 109

水平方向的紅色繩子放大1.9倍

影片IMG_3366 左參考點(1294, 687) 右參考點(1782, 825) 長度507

照片IMG_3368 左參考點(1059, 281) 右參考點(1320, 333) 長度266

曾格爾的臉放大1.8倍

影片IMG_3366 左參考點(838, 577) 右參考點(1036, 573) 長度198

照片IMG_3368 左參考點(799, 160) 右參考點(909, 159) 長度110

曾格爾的羽絨帽放大1.8倍

影片IMG_3366 左參考點(796, 746) 右參考點(1083, 734) 長度287

照片IMG_3368 左參考點(782, 255) 右參考點(941, 249) 長度159

曾格爾的肩膀放大1.78倍

影片IMG_3366 左參考點(695, 807) 右參考點(1268, 767) 長度574

照片IMG_3368 左參考點(707, 278) 右參考點(1029, 269) 長度322

這主體大小異常的問題也不是光學鏡頭的邊緣變形所造成的,iPhone 13 的5.7mm主鏡頭變形量並沒有那麼大,而且我們也沒有選擇畫面四個角落的物件來進行比對。我刻意選擇影片4.5秒處的截圖來說明,就是為了排除這種變形影響論。

確實鏡頭有五個空間自由度,都會影響成像,嚴謹的計算也應該把角度的差異算進去。但我在選取影片截圖和照片來進行對比的時候,就挑了一組比對是「靠近或遠離主體是影響最大的(dominant)的」,而「光軸和物體的角度變化確實也有影響,但不足以改變結論(negligible)的」。這些光學計算上的簡化是為了讓更多人能看得懂問題,有些誤差確實是被刻意忽略了,但並不會影響最終結論的正確性。這就像談論光學的時候,不會一直講重力的影響(廣義相對論)一樣,說得太嚴謹太完整,會影響讀者理解,還是必須有所取捨,進行合理的簡化。

另外我要提醒大家,這個違反了光學、物理與數學的問題,不只出現在4.5秒處這張截圖,它是持續性的,想要反駁我這個基於科學的質疑,那就得解釋這整支影片的每一處矛盾。這影片雖然短,要以人類的能力來強行解釋所有矛盾,幾乎是無窮盡的,不可能達成的。我誠心勸那些想幫曾格爾辯解的人,放棄吧,不要浪費生命了。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