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格爾Manaslu登頂影像分析——拍攝人物的光源

作者:蔡日興

前言

這本來是〈超級厲害的P圖登山家——曾格爾〉其中一段,但因為主文篇幅實在太長而決定切割出來。這段討論跟主文雖然高度相關,但是它需要比較多關於攝影的知識,也有一些邏輯推理的問題,因此比較適合攝影愛好者。放在主文之中,反而會有很多人覺得這段太冗長且看不懂,因此獨立為一篇。

但也請讀者理解,這篇本身並沒有要以完整角度去探討整件事的意圖,因為它原本就是一篇總論性質文章裡面的一段。

前情摘要

2022年10月4日尼泊爾時間早上8:15分,Dolma Outdoor在臉書上宣布,來自台灣的曾格爾只用了13小時無氧速攀世界第八高峰Manaslu,當時他們本來只宣稱打破女子世界紀錄,結果後來大家卻發現這已經打破男子世界紀錄。

消息一出,國際登山圈譁然,因為當時山上只有這組攀登者,沒有任何具備公信力的人證。不論有氧無氧,曾格爾從來沒有任何八千米速攀紀錄,曾經遇到她的各國登山者,對她的體能評價亦不高,這樣自己宣稱打破世界紀錄,真的是「橫空出世」。這根本是挑戰整個國際登山圈,各種國際報導的態度,普遍都是不相信。

面對全球質疑,曾格爾陸續提供了登頂照片以及影片,還有攀登GPS航跡供大家檢驗。但她提供GPS航跡之後,各種說詞不一的破綻反而陸續被揪出,被質疑後她只好又改口。外國網友不擔心法律問題,甚至直接點名說她是騙子。

不過她提供的登頂照片以及影片,乍看之下很逼真,即使是專業影像工作者,沒有用大螢幕和專業軟體拆開來一幅一幅分析,一時之間也看不出破綻。很多人都在懷疑她造假,卻又不知道她是怎麼辦到的。

並不是為了拿回自己的錢,而是為了維護台灣的國際形象,也為了追求真相,這一次,有很多台灣的山友,都冒著被告,和被網軍不停騷擾的風險,站出來質疑曾格爾。而這系列文章,就是基於台灣這些山友的努力,他們都是這次民間調查行動裡的無名英雄,他們真的是為了台灣的名譽而戰!

面對日趨強烈的質疑聲浪,2022年11月19日,曾格爾宣布用Google雲端硬碟釋出Manaslu攀登過程的影片與照片供社會大眾檢驗,但其中有些檔案(例如IMG_3396.HEIC)的GPS座標無端消失,極為異常。還不只是座標,我們也無法確定檔案中的日期時間等等資訊都未曾被更動。〈超級厲害的P圖登山家——曾格爾〉裡面會詳細講到,若我們硬要相信這些資訊沒被更動過,反而會出現很多無法解釋的矛盾。很明顯,這些檔案在公開前都經過特別處理,而這些資訊要以軟體修改,並非難事。

討論依舊是從IMG_3374.heic這張照片開始。




參考對照組的光

超級厲害的P圖登山家——曾格爾〉之中有提到,先前的日晷調查指出,登頂環景影片山景部分的拍攝時間是早上7:30左右,此時太陽在山的另一邊,拍攝登頂照這側是山陰,高山的「色溫」高,會帶有一種冷藍色調,因此白雪拍出來是淺藍色的。光質是漫射光,沒有明確的方向感。

首先讓我們看一下,這面山坡的主要光源是什麼?

答案還是在登頂環景影片中,就是這座距離最近的雪山之反光。不過因為雪坡表面不平滑,這光質是很柔和的,它不會造成邊緣清楚的那種影子。

讓我們來看10月1日7:07分左右,正常的自然漫射光線之下,沒P圖的登頂照正常是什麼樣子。(照片取自10月1日的登頂者IG)

想請您注意的是整個畫面都是一股冷藍色調,不只是雪坡,人物亦然,衣服的紅色也變得暗沉,沒那麼鮮豔。而此地環境光線從四面八方漫射而來,光質非常柔和,沒有明確的影子。

好專業的打光?

正常來說,在這樣的光線條件之下,鮮黃的衣服會因為冷藍色調的光源而變得些微偏綠。但請您注意看,曾格爾她這張照片的黃色衣服超級鮮豔呢。

再請您注意她的大腿羽絨褲上的皺褶光影。這樣的效果,通常是兩個帶著一點擴散特質,但大體上還是維持集光型態,並且保有方向性的人造光源,一左一右協同搭配出的燈光效果。

請先記得原本的完整畫面,鏡頭的位置比較高,跟光源有一段距離。

1. (紫色框,紫色箭頭)畫面右側光源的位置比較低,畫面右側的腿,那上面的皺褶,被右側的光源照到的部分比較亮。畫面右側那個光源非常貼近她的左膝,因此把那邊照得特別亮。而沒有什麼手機APP會專門對下半身打光吧。

2. (紅色框,紅色箭頭)畫面左側的腿,那上面的皺褶,被左側的光源照到的部分比較亮。

這些有方向性的集束光源,它們在畫面右側,人物的腰際製造了陰影。手臂的部分也有一些影子。這些很明顯是由很有方向性的光源所造成的,例如攝影燈或反光板。


而注意去看,這個影子在所有20張登頂獨照,或深或淺通通都存在,直幅拍攝的登頂影片裡面也有。

但天然的環境裡沒有這種像是兩盞攝影燈的效果啊。

這像的光影絕非手機閃燈效果,因為

1. 手機閃燈和鏡頭的位置很接近,光源等於是在鏡頭正面直射,拍出來的畫面會非常的「死白」,沒有這種細膩的光影效果。

2. 手機閃燈亮度沒這麼強,在這樣的現場光線條件下,它是滄海一粟,改變不了環境冷藍色調的自然漫射光,只會有一點補光效果。

3. 手機閃燈也不會造成兩盞閃燈同步觸發,不可能靠著外接閃燈補光拍出這種效果。

這光線的方向性問題,並不是後製修圖把整個人調得明亮,或調得鮮艷所造成的。衣服的皺褶是空間特性,那皺褶不同面的明暗比例,就是拍攝的時候,現場所有光源的方向性,它們個別的強度,以及其擺設位置,照在這個角度的皺褶平面上,所造成的特性。當它被拍攝成為一張平面的影像之後,後製修圖很難再改變光影的效果,不管是全面調亮調暗,調艷調淡,光源的方向性訊息都會持續存在。刻意用局部修補的方式去調整它,很容易越修越假。

社會大眾不懂攝影打光是一門學問,總是很愛說iPhone很強很萬能。試問,如果手機閃燈拍得出這種光影效果,或是手機APP就能創造如此自然的影子效果,人像攝影師何必還去投資燈具呢?為什麼電視電影還有專業打光師呢?

這張照片裡面人物部分的打光,確實就是專業打光的那種手法。

會說話的眼睛?

我們再來看這張曾格爾與Nima同框的登頂照,10月5日發布於Dolma Outdoor的臉書

曾格爾後來有釋出另一個版本IMG_3387.HEIC,那張照片似乎曾經被老外抓到日期停在10/3忘記改,不過後來曾格爾對國內宣布公開相片的時候,已經把它改回10/4。

除了看光影效果,我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,可以得知這些登頂照與登頂影片,其中人物部分是用怎樣的光源所拍攝?

有一個答案就在Nima的眼睛裡。


看到他兩邊眼睛裡面都有白色一橫條嗎?

我們人眼,可以當作一個凸面反光鏡。就像山路上轉彎處常常設置的那種鏡子,或者有些車主會在自己的後照鏡上面,也貼一個小小的凸面反光鏡,以擴大視野。

人眼的反光,可以顯示出拍攝光源,而且是超廣角視野,水平這個方向是大於90度的。

Nima的人物部分是用手機閃光燈拍攝的嗎?不是。

真正用手機閃光燈拍的眼睛,只會反射一個小小的光點,就像下圖這樣。

而10月初早上7:30左右,Manaslu山頂現場的環境光線,我們可以參考10月1日早上6:50登頂的女登山家Sophie Lavaud的IG影片,我截了其中一幅畫面。

注意看Sophie她的雪鏡,這時坐在山陰處,大家拍照的位置的被攝者,接收到最主要的環境光源,就是我們先前說過,被攝者前方,拍攝者後方的積雪山頭,它被太陽光照射白亮一片。從這張截圖可以清楚看出,縱使天空有雲朵,也遠不及這白雪山峰的亮度。

您可以把Sophie的風鏡想像成一顆超巨大眼球,只是它在垂直方向比較沒有弧度,垂直方向的反光視角會比較小。

正常來講,登頂照被攝者的人眼睛裡,應該要出現像Sophie的風鏡裡面這樣的景象——這座積雪山頭的反光,位置在其眼球的下方區域。而這座山所佔的視角不大,所以預期在眼珠子的超廣角反射之後,只是眼球的下方一個三角形白色區塊,不會占滿整個眼球。

但Nima眼睛裡的反光不是這樣。

因為有些朋友是用手機看的,我把Nima的右眼再放大一點給大家看。

這是什麼光呢?以我自身的經驗,我認為這是用攝影燈,對著一大片白牆做了所謂「跳光」,或者您也可以想像是一個攝影燈架,還有一個人也就是拍攝者,在一大片白色背景紙架的前面,而攝影燈架上面有燈光對著白色背景紙打光,所以白色的區域才會這麼寬廣。而考慮球面反光的特性,這片白牆跳光,或是白色背景紙牆反光的位置,是跟鏡頭同高以及更高。

前面我們已經說過,10月初早上7:30,眾人拍攝Manaslu登頂照那片雪坡的主要光源,應該是在眼球下半側出現一座白亮雪峰,就很像Sophie的風鏡反光那樣。

這兩種光源所形成的眼球反射,跟真是天差地遠。Nima眼睛裡的,並不是10月初早上7:30,眾人拍攝Manaslu登頂照那片雪坡上,該有的眼球反光。

在Manaslu登頂這系列的照片和影片中,曾格爾時常瞇著眼,把她眼球的反光藏得非常好。但我們還是一幅一幅檢查了影片,嘗試從她的眼珠反光,找出拍攝曾格爾時所採用的光源。

就跟Nima眼睛裡的反光很像,都是很大面積的光源。這不是10月初早上7:30,眾人拍攝Manaslu登頂照那片雪坡上,該有的眼球反光。

您或許也注意到了,這跟我們前面提到過,疑似在曾格爾膝蓋旁邊打光的那套光源配置不太一樣。但因為那幾張衣服特別亮黃的照片,她的眼珠部分放大後都不夠清晰,我們不太好利用眼球反光來判斷光源的組態。

或許也就因為有不同的光源配置,她的Manaslu登頂照有著不同的風味,例如衣服特別亮黃的,或是顏色中性自然但整體稍微偏暗的。

山頂的專業外拍?

您同意不是手機閃光燈,但覺得他們還是有可能使用攝影燈或反光板這類的東西是嗎?

但請問八千公尺高山的速攀,誰會帶攝影燈上去?誰會帶反光板上去?當作去拍婚紗外景嗎?

風這麼強,反光板誰拿得穩?

我們來看現場真實的地形吧。首先請記得這是早上9:30的光線,跟7:30左右的不一樣。

這前面是很陡很斜的山坡啊,要放置攝影燈還得要先搭設鷹架吧。(照片取自9月30日的登頂者IG)

依曾格爾的描述,她這次的團隊只有三個雪巴,不會無聊到進行速攀的同時,還兼帶一堆攝影器材做拍外景這樣誇張的事情吧。

但這卻是一個重大問題,因為這樣特殊的人為光源不應該出現在Manaslu山頂。

曾格爾的這些登頂照片與影片。其主體人物相關區域,和背景插著尼泊爾國旗的雪坡,應當不是同一時間地點用同一個鏡頭所拍攝——因為二者的光源其光質(兩個以上有方向性的人造光vs自然漫射光)和色溫(約5000Kvs約6500K),都不一樣。

這也意味著,這些登頂照片和影片,人物相關部分非常可能是疊合進去的。

如果是疊合的,那麼比起背景的尼泊爾國旗下方區域,人物相關這塊區域的

1. 色溫異常,不帶有背景雪坡那高海拔區域的冷藍色調。

2. 線條邊緣太清晰,鏡頭反差特質太好。

這些奇怪的影像特性,就得到合理解釋了。

有認真在玩攝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,手機沒有太多光源的選項,相機才容易去跟閃燈或攝影棚燈連接啊!攝影燈通常就是預設5000K附近的色溫,不會是6500K,而相機的畫質,相機大鏡頭的反差對比等,通常還是會比手機好啦。

大家來找破綻?

也請大家注意,影片中曾格爾的衣著,包含羽絨衣、手套、面罩以及頭巾,甚至紫色頭巾上面的白霜,均與登頂照片相同。她也一直在拉鍊上面掛著一台紅色的Garmin inReach mini 2。


即使有些照片或影片的光線乍看之下比較自然,但只要其中任何一張照片或是影片有合成跡象,曾格爾穿著打扮完全相同的其他照片或影片,也都非常可能是合成的。只差在每一張照片,每一段影片,修圖的師傅工法有多細膩,有沒有耐心而已。

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。

請看下圖的紅框,與經過強化的放大。曾格爾手臂那裏其實沒有那麼靠近雪坡,怎樣一定都是她的手肘先去頂到雪坡,在那邊居然出現鮮黃色的反光,這相當地不自然,好像是手臂局部燃燒起來那樣,或者可以說很像螢火蟲的尾部閃閃發光。

如果要說這是手機APP的效果,那請問為什麼她不是全身到處發光呢?

其實也沒那麼複雜,這很可能只是P圖工作人員犯了個小錯而已。

至於照片裡面主要的修圖破綻,在此特別提醒大家,我的判斷是,她這次找到了一個P圖好手的團隊,他們預先做了功課,想得非常仔細,也做了很特殊的準備,因此破綻藏得非常深。您不能從人物的色塊邊界去找破綻,主要的破綻其實都在打光的手法,還有模糊區域的分布,這些一般人很難看出破綻的地方。

看得懂的朋友,有開大螢幕去看細節抓出影像中異常模糊區域的朋友,您將會發現一個非常震撼的結論,這個團隊的能力,非常非常驚人地強大。他們超級專業的,絕對不是一般業餘攝影愛好者。他們是很值得尊敬的對手。

總結

但對於懂得怎麼抓修圖破綻的人來說,這些登頂照片與影片之中,合成或刻意修改的疑點還是太多了。我不是要說這個P圖團隊弱,實際上是這個雇主的要求真的太炫技,也太困難了。

合成影像不能當作登頂證明,尤其是這張照片裡面人物的光源特性,並非手機閃燈,而是指向攝影燈這類的人造特殊光源,這不應該是Manaslu山頂在10月初早上7:30分左右會出現的東西。

我不能根據影像有合成的跡象,就斷定說曾格爾從未登頂過Manaslu,但根據攝影光源以及修圖的相關知識,我確實這麼質疑——這些宣稱10月4日早上7:36左右拍攝的Manaslu登頂照片與影片裡面,曾格爾的人物相關部分,比較可能是在Manaslu山頂之外,其他地方所拍攝的。

您覺得呢?

最後我也想提醒大家,關於說謊與造假這類的事情,有一個很悲慘的問題是,要抓出矛盾或是破綻,往往要花比說謊者更多的心力。這就是為什麼誠信很重要。別人的事情,我們猜測,很難猜得準。但自己的事情,怎麼會不清楚?自己的事情還一直改口說我記錯了,或是其他人幫我寫錯了,一而再,再而三,這種人就是個典型的騙子。

對我來說,被騙了,那我就不會再相信。我在意誠信,不要一直去懷疑別人,這樣日子才會過得輕鬆。

被我知道會騙人,再繼續編出更完美的故事,繼續合成更沒有破綻的照片和影片,我都不會看了。

只要願意花錢找專業人才,曾格爾當然可以把影像越修越逼真越完美,但人生苦短,何必浪費我的時間陪她玩這遊戲?

我已經知道這個P圖團隊有多厲害,但我們還是抓到破綻了。這局就到此為止,我們的人生都將繼續往前走,就請別再繼續拿她的每一張照片,要求我解釋破綻在哪裡了。

「拒絕再玩,不重複同樣的錯誤。」

熱門文章